语文124分、数学178分、英语106分、物理、化学等级均为A+,再加上6A加10分,周宇翔以总分418分的成绩被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录取,即将在未名湖畔、博雅塔下开始4年大学生活。记者和他聊起来才知道,这个准北大生对化学那是相当感兴趣,在高中时期甚至还以化学角度写过有关茶叶的小论文。
对化学兴趣源自“可爱老师”
在所有科目中,周宇翔最喜欢的是化学,说起来这份喜欢还和化学的启蒙老师有关系。周宇翔说自己最初接触化学是在初二暑假的一个补习班上,那时他对各种化学变化就觉得非常有趣,而教化学的老师还让有趣的知识“锦上添花”。周宇翔现在还记得一次上课的情景,讲的是酚酞变色。一般老师估计就在量杯中用溶液演示一下算了,可这位老师特意事先在滤纸上用酚酞写上“真好”两个字,然后用“好迪”的瓶子装上碱溶液喷在滤纸上。当酚酞遇碱变红色显示出“真好”两个字的时候,老师也在一旁翘起大拇指夸“好迪真好”,愣是把化学知识和流行广告语结合在了一起。
在老师的引领下,周宇翔对化学的兴趣是一发不可收拾。初三下学期,当时就读于南京市人民中学的周宇翔成绩并不算出类拔萃,周宇翔的爸爸妈妈听说邻居家的孩子要参加南外升学考试,便鼓励周宇翔也去试试。“可能爸爸妈妈完全把我当成邻居家孩子的陪考了,可没想到发挥特别好,一下子就被南外录取了。”周宇翔说考上南外增加了他的自信,而他的化学优势在南外也渐渐显现出来。
“陆羽”从化学角度研究茶叶
高二时参加省化学竞赛,周宇翔拿到了二等奖。在周宇翔的叙述中,化学竞赛作为一场考试并没有太多有趣的地方,倒是高二选修课上做的一项专题研究挺有意思。这门选修课的名字是《基于传感技术的中学化学实验》,想起爸爸妈妈喜欢喝浓茶,周宇翔就以组长的身份带领4名同学写了一篇有关茶叶的论文。陆羽写《茶经》是对茶叶种类和饮茶方法作了总结,周宇翔他们却是从化学角度来研究茶叶。“我们测定的是同样浓度的茶水在不同ph值下的显色反应。我想这就是化学的奇妙之处,它的知识、原理总能和生活中一些有意思的现象联系起来。”周宇翔说。
周宇翔和组员们选择了红茶、乌龙茶、雨花茶作为发酵茶、部分发酵茶、未发酵茶的代表,用传感技术分别测定了同样浓度三种茶在不同ph值液体中颜色差别,结果显示,在酸中茶叶水颜色明显变淡,绿茶甚至变得像清水一样;而在碱中,绿茶变得更加碧绿,红茶的琥珀色也更浓。“科学上说弱碱性水更有益于健康,我们的实验在生活中对此也可以有一个指示作用。”
在只有4人教室中冲刺高考
2008年12月份,根据学校的排名,周宇翔曾获得了参加清华大学新闻系保送考试的资格,想着做记者可以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,周宇翔这个理科生也乐于接受。不过真正考试时文科综合一门课完全出乎意料,不仅知识面广,冷僻知识还不少,周宇翔在保送考试上就这样遭遇了滑铁卢。“打击挺大的。”周宇翔说,“但是这样也好,我可以破釜沉舟,安心准备高考了。”
由于在南外,很多同学都被保送或者出国,到高三下学期班级里的气氛一下子显得冷清了许多,上课的人少了,班上还在为高考准备的连周宇翔在内也只有4人。“开始很不习惯人少的氛围,慢慢地就适应了,在这种教室,听得看得更清楚了,就几个人,不管同学还是老师,大家的关系都很好”,周宇翔说,走过那段日子,少不了大家的相互支持,老师除了上课还经常给他们带一些吃的过来,晚自习前几个人抽时间一起“撮”顿饭,都调剂了焦躁的情绪。
做错题就写感想
即使在南外是“少数派”选择,周宇翔的高考成绩依然很耀眼。不靠保送、不靠竞赛周宇翔也成了北大的一名新生。说起取得好成绩的方法,周宇翔是“自有一套”。很多同学在做题目的时候会准备几个错题本,记录下容易做错的题目,周宇翔却从来不用,他做的最多的就是写“感想”:把作业本的第一页留下来,每当做错题目的时候,他会在这一页上写下自己的“感想”——为什么会做错?做这种类型的题目要注意的一些点?这样经常性的反思让他触类旁通。上课的时候,他还经常“胡思乱想”,不过想的内容从来不超出老师所讲的范围之外,大多是趁着老师讲到自己比较熟悉的内容的时候不听,而是推导课本上的一些公式。“该听的还是要听,该记的还是要记,但是不使用笔记,用的是脑子,我觉得还是理解最重要,不仅仅是化学,所有的学科都一样。”
老师点评
学习需要脚踏实地
南外高三英语老师李彦
周宇翔是一个憨厚、朴实、低调的学生,他并不是哗众取宠,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踏踏实实的品质。在高三的时候,他主动当了班上的劳动委,自从拿到了班级的钥匙,早上他都是全班第一个到校的,从来没有延误过。
这种品质也同样体现在学习上。他的理科成绩相当出色,但和许多初中三年都在南外的孩子相比,英语水平没有那么高,语文也并不是出类拔萃,但他都一点一点地补上来了。
高考中他各科都是高水平的平均,英语作文甚至只扣了一分,这才是真正出色的孩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