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
53.人们对酸和碱的认识经历了很长一段历史。最初对酸的认识是有酸味,能使红色石蕊变红;对碱的认识是有涩味,能使红色石蕊变蓝。
1887年,Arrhenius提出酸碱电离理论:凡是在水溶液中能电离产生H+的物质叫酸,能电离产生OH-的物质叫碱。该理论提高了人们对酸碱本质的认识,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,至今仍被普遍使用。但随着科学的进步,该理论的局限性日益显露。
局限性一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局限性二: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
针对这种情况,丹麦化学家Bronsted和英国化学家Lowry于1923年分别提出了酸碱______理论。
该理论对“两性物质”的描述是:既能____________,也能____________。
54.下表表示的是共价分子的13种空间构型(基于valence shell electron pair repulsion theory)。第2列中的A表示中心原子,X表示卤原子或氢原子,E表示孤对电子(lone pair electron,如“E2”表示分子中有两对孤对电子)。实例中不包括过渡金属。请填写表中的空格。
成键后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
|
中心原子的结构类型
|
分子构型
|
实例(不包括过渡元素)
|
2
|
|
|
BeCl2
|
3
|
|
平面三角形
|
|
3
|
AX2E
|
|
PbI2
|
4
|
AX4
|
|
|
4
|
AX3E
|
|
|
4
|
AX2E2
|
|
|
5
|
AX5
|
双三角锥
|
|
5
|
|
变形四面体
|
SF4
|
5
|
AX3E2
|
T形
|
BrF3
|
5
|
AX2E3
|
直线形
|
|
6
|
|
|
TeF6
|
6
|
|
四角锥
|
BrF5
|
6
|
AX4E2
|
平面正方形
|
|